Saturday, May 31, 2025
琵琶湖疏水道
Wednesday, May 28, 2025
有趣的廁所和它們的標示
人有三急,心急,性急,和內急。廁所,是應付內急而產生的。不同的地方,或直接,或隱晦,讓人們知道,內急時需要去的地方。
Sunday, May 25, 2025
景點
出外旅遊,是視覺和味覺的饗宴。因此,景點是決定行程的要件之一。
因為地理和人文條件的不同,景點也有純天然(像各處的山脈河流),半天然(像台東的金城武樹,因為長榮的廣告而聲名大噪),和人工(像各式建築,或特色美食)。尤其是人工景點,大多是歷史的痕跡,讓景點添增了造訪的價值。
世界各地為了吸引觀光客,無不在景點的設置花盡心思。攀親帶故,50分說成100分的情況,也處處可見。名人的加持,故事的渲染,甚至電影的場景,都是吸引遊客的手段。在德國烏茲堡(是的,就是親王主教覺得老城區的宮殿太小,蓋了新宮殿卻又沒蓋完的烏茲堡,在之前一篇文章提過)老城區的導覽,導遊也因為明星奧蘭多布魯主演的電影三劍客,在老城區市政廳中庭取景(是的,電影中世紀的場景,是在烏茲堡取景的),而興奮不已。
歷史的刻劃有時很殘酷,戰爭也常常造成無法彌補的破壞。尤其是歷史建築,能夠保存下來的,其實也都是不容易了。建材,往往是決定歷史建築是否能夠修復的決定因素。有些老舊建築,被再使用的時候,也都有”不能破壞外表”的原則。遊客步行其中,猶如進入時光隧道,彷彿回到了景點輝煌的過去。如同德國黑森林區著名的木骨架屋,或者是萊茵河兩岸的城堡群,日本函館的紅磚屋,都能讓人玩味再三。
伴隨著景點的環境,不同的景點觀賞交通工具也應運而生。人力車,船,馬車,火車,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如同我之前一篇說的,日本嵐山,甚至設計了只供人力車通行的竹林道。或如出名的水鄉都市,阿姆斯特丹,威尼斯,往來的船隻,也成了景點的特色之一。
販賣景點紀念品,或是當地特色產品的商家,或是餐廳,也是景點的標配。在網紅當道的現在,有些時候,商家和餐廳,是因網紅的宣傳,網客們的追捧,或是走紅,或是失寵。話雖如此,一些有實力的商家,以及餐廳,依然能依靠自己的實力,頑強的生存,令人印象深刻。
景點的商業化,是在所難免。作為遊客的我們,可以依照經驗以及觀察,來決定是否要”別人做了,我也需要做”。日本倉敷美觀地區就是一個例子,在河岸邊走邊看,遠比下去搭個30分鐘繞一圈的船有意思,所以,這船,就大可不必搭乘了。
Wednesday, May 21, 2025
鳥巢 - 動物的生命力
看著此起彼落的鳥巢,有時是很有趣的事。
鳥類,尤其是體型小的鳥,壽命都不算長,一般幾年到十年就是一輩子。重複使用鳥巢,也不是奇怪的事。有趣的是鳥巢的地點。
像之前提過,松鼠選了楓樹築巢,葉子掉光後一家子颳風下雨的窘狀,不是沒在鳥巢發生。我也曾為了斑鳩選了一個樹頂的位置孵蛋,而感到不解,尤其在傾盆大雨時,鳥還是穩坐釣魚台般的繼續孵蛋,真是令人感到佩服。
這邊講的是我看起來比較有思考過才築的鳥巢。例如這個築在閉路攝影機上的鳥巢,就挺有創意。這個攝影機,是店家設置監控門口的,自然是走廊接近天花板的位置。不怕颳風下雨,外加如果有人或動物想對鳥巢有什麼心思,看到攝影機也會再思考一下。我覺得真的沒有比這個更有保障的鳥巢了。
這個築在耶誕裝飾上的鳥巢也不賴。有屋簷遮一些風雨,耶誕裝飾的保護色,提供了一些安全感。
這個勉強築在門框上的鳥巢,就挺考驗鳥的築巢功力了。感覺得出來,這個鳥巢用了比較多的泥巴細碎石頭來增加鳥巢的強度。如果照第一個巢的建法,大概鳥巢撐不了多久就會脫落,需要重築了。
這個築在內牆角的鳥巢更是厲害,底下完全沒有支撐點,用上了更多比例的泥巴碎石。商家雖然貼心的放了板子擋著,鳥卻有志氣的不去使用。
鳥巢,是鳥類用來傳宗接代的地方。先別說在孵蛋時期的艱難,母鳥和鳥蛋長時間暴露在外在的威脅下,小鳥出生後,到學會飛行之前,大概又會折損一些。儘管如此,鳥類們,還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複這個循環。其實,所有生物,面對生活的態度,都是一樣,就是迎面而上。
如同電影侏儸紀公園裡著名的台詞,”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一樣,在環境不斷變化的現在,生物,總有辦法找到生存的方式。
Monday, May 19, 2025
挨罵的時候
前幾天跟朋友提起挨罵的事,很有些感慨。
在外工作,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至少大部份時間是)。上面的主管責備屬下的時候,也多數是所有人雨露均沾。領導們脾氣上來,平時溫文儒雅的假象完全消失無蹤,臨時起意(或是醞釀已久的想法)的字眼就像止不住的洪水般潰堤而出。侮辱性跟殺傷力都有著十足威力。
領導罵人的字眼,自然是五花八門,不過以比較性質的語氣最多。雖然從小就聽慣了”看看隔壁鄰居小孩,學著點”,聽到”念到高學歷,也還是不會做”,”牽一隻猴子來,做得都比你們好”,”沒看過事情會做成這樣的”,或”沒看過比你們還差勁的”時,還是無法完全釋懷。
有時看來像是隨口而出的,殺傷力也不小。像”這種事怎麼不會”,有時一句”看不懂你寫什麼”,也能讓人傷心一陣子。當然”我實在不知道你最近做了什麼事”,也不太好聽的。
工作了這麼多年,大概能夠稱得上是皮粗肉糙。雖然不能刀槍不入,挨了罵很快就能夠放下。除非工作實在做不下去,日子還是要過的。這些罵人的話,也成為日後茶餘飯後的娛樂話題。
Thursday, May 15, 2025
岡山後樂園
岡山市裡有幾個著名景點,其中兩個緊靠在一起,岡山城堡,以及後樂園。在看過了姬路城之後,其他城堡都是小弟,這,也包括岡山城。岡山城和後樂園座落於旭川河的兩岸,以月見橋聯繫在一起。
岡山後樂園的名稱取自於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話雖如此,岡山後樂園剛開始的目的以及作用,仍然是供當時的城主休閒玩樂的私人庭園,當時的名字也不叫後樂園,而是御樂園,或稱後園。由於後樂園處於岡山旭川河的低窪區域,岡山城自然成了借景,成為當時的城主,以及現在的遊客欣賞的角度。這,也包括我們。
在日本,不只有一個後樂園,在岡山的這一個,是日本名列前三的大庭園。也許是園內區域的區隔,雖然庭園走起來需要花一點時間,看向庭院裡,總不如從園裡往外看的大氣。這也是借景有趣的地方。
Wednesday, May 14, 2025
菊乃井的午餐
Monday, May 12, 2025
平等院的觀音像
位於宇治的平等院,是個有意思的地方。
依照“觀無量壽經”,而建造的平等院,主殿就在阿字池上,池中島上的建築宛如浮現在極樂寶池中的宮殿。佛堂與苑池一體設置的設計,成為淨土庭園的先驅。不論是原名阿彌陀堂,或後來的新名鳳凰堂,主殿從裡到外都被列為國寶。主殿裡頭不能拍照,觸摸,受到嚴格的保護。
還好我有買紀念品,對日本旅遊經濟,做出了進一步的貢獻。大殿裡近3米高的木造阿彌陀佛坐像固然令人印象深刻,我卻覺得佛陀旁邊的觀音像更引人入勝。不知道建造當初是否也看了”大悲咒”,52尊 (其中26尊移入2001年完成的博物館,鳳翔館。還好我有買紀念品,不用進鳳翔館也得以看到所有的供養觀音像,哈哈)觀音像神情各異,或手持樂器,蓮花,幡,或合掌,或翩翩起舞。豐富的姿勢,為末法思想廣為流傳的當時,貴族們嚮往的極樂世界,做了最好的詮釋。
日本用10元硬幣(有平等院鳳凰堂正面像),以及10000元紙鈔 (鳳凰堂中堂上兩端的金銅鳳凰,當然紀念品裡也有,哈哈),表達了對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蹟的敬意。我們身為遊客,在多少抱怨參拜時種種不便的同時,也能體會日本為了保存千年古蹟所花的心思以及努力。得以欣賞日本努力維持的歷史古蹟,也是我們身為遊客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