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8, 2025

世界末日

看了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日本大地震的新聞,很有些感慨。

怕死,是大多數人的天性。由於對死亡的恐懼,任何可能造成死亡,尤其是大量死亡的說法,總會引起許多共鳴。世界末日,也是其中一種。宗教信仰,例如末日教派,對末日救贖的推波助瀾,更增添了世界末日的魔力,任何世界末日的說法,都會有人群追逐。

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重要年份,根據馬雅曆法,2012年12月21日,世界即將終結,於是被末日論者推崇,能躲過浩劫的世界末日村,只有200居民的農牧小鎮加比哈什,多了20000個外地人。許多人是提早進入加比哈什的,讓加比哈什熱鬧了好一陣子。

今年7月5日的末日預言,就更有趣了。不知為何,漫畫成了預言。造成3分之1國土沉沒的大地震,儘管日本政府強調預言沒有科學依據,漫畫的作者,也強調漫畫源自夢境,7月5日仍然吸引了30萬人屏息等待,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7月初日本雖然有些大一些的地震,7月5日卻以2級地震坐收。

對死亡的敬畏無可厚非,與其追求躲避末日浩劫,倒不如看看自己是否還有未完成的事情,盡可能完成了。畢竟帶著遺憾離開,總是個掃興的事。

在我看來,人生的最後,如果還能戮力向前,努力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將會是件振奮人心的事。




Tuesday, July 1, 2025

舊金山的糕點店 - one65

One65,是舊金山的一個法式糕點店。

儘管背後老闆是Alexander's steakhouse,卻有著不同的風格。也許是主廚Claude Le Tohic的法國人出身,以及和法國廚神侯布雄多年合作的原因。這也讓偏好法式甜點的我們,在舊金山想吃甜點時,有個合適的選擇。






身為少數有提供法式布丁的糕點店,one65對我們有著額外的吸引力,我們這次造訪,也不例外的點了法式布丁,加上慕斯蛋糕,兩杯茶,就可以享受下午休閒時光了。




經歷了肺炎疫情,經濟的不穩定,one65依然站穩腳步,有著包括我們的忠實顧客。也衷心希望的one65能繼續頑強的存在著,我們在舊金山也能有可以信任的糕點店能吃。


Friday, June 27, 2025

美國的小費文化

聽說加拿大也是如此,因為我住在美國,我就針對美國的觀察來說說吧。

小費,有些地方成為服務費(不過金額不見得會分配到員工身上),是顧客對服務品質的的回饋。各地有不同的消費文化,有完全不收的(例如日本),有收散錢銅板的(例如歐洲),有固定比例的(例如一些歐洲地區,以及台灣),有完全自由心證,但是有潛規則的(例如美國,加拿大(聽說))。

在美國,因為餐廳要控制花費,於是把許多應該由餐廳提供的部分,例如員工的醫療保險,餐廳的暖氣(這個真的很扯,不過我們真的遇上過),員工的薪水(拿小費來貼補員工生活所需,原來我還會同情餐廳員工的低底薪,後來發現餐廳運用政治力來維持低底薪後,就覺得這就太過分了),毫不留情的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更有甚者。其他地方的小費,要不是給些零錢,要不限制在小數目(10%),美國的小費的潛規則可不是這樣。從原來的10-15%,表現好的20%,好不留情的提升到至少20%,有些還有25-30%的。從原來的自由心證,到現在沒給夠會被白眼的(在這裡還有現場收盤子時,毫不避諱的抱怨小費給少了的)。

我不是個小氣的人,可是我也不願意被潛規則綁住。小費本來就是顯現顧客的滿意程度,不是一個必須要付出的的固定金額。如果變成一個形式,那只會讓人遠離餐廳。這並不是所有人,包括餐廳,裡頭的員工,和消費者,所期待的發展方向。

可惜,美國的小費文化,似乎要到竭澤而漁,餐廳都沒有人要上門時,才會有所改變。衷心希望,一些認真負責的餐廳,別被小費文化給連累了。

Tuesday, June 24, 2025

同理心

心經有云,受想行識。

也許是在外工作的原因,對於都是在外打拼的打工仔,其實是很能起共鳴的。

提起年底員工評比時,老婆會半開玩笑的說我就會做爛好人,我不同意。出來打工,總希望能得到肯定,一個好的評比,甚至因而能夠升職加薪,總是會令人高興的。主管的職責,是讓自己的下屬與時俱進。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成功更好。

老實說,成為團隊裡的明星或者英雄,除了能力和其他同事的差距以外,有時也是形勢所然,不得不為的。結果就是所有人在旁邊看戲,自己累得半死,不划算的。明星或者英雄的誕生,需要做出相對應的犧牲,或是人際關係,或是個人或家庭時間,端看個人的選擇。總之,明星或者是英雄,值得讚揚,但是不值得鼓勵。

我不是鼓勵平頭主義。相反的,在合理的範圍內,我鼓勵打工仔們拿出符合他們薪資所得的努力去工作,做出他們領了薪水應該完成的成果。隨著薪資的成長,責任以及義務也與日俱增。

擔任考核官時,我也跟來應試的學員們說過,考核官的職責,是協助學員成功過關,不是要讓學員失敗。自己也是經歷了相同的過程成長的,將心比心,我對考核官的角色,有著我自己的看法。

如同我父親在世時說的,”大家賺的都是辛苦錢”。對於打工仔們,只要是正經的為生活打拼,不論職業,不論身份高低,都應得到他們應得到的尊重。


Friday, June 6, 2025

錢不是萬能的,那沒有錢的時候呢

有人說,有錢並非萬能,沒錢萬萬不能。

人的適應能力很強,幾次能在物競天擇的競爭下獲勝。也是競爭的天性,人群裡也能看見爭先恐後。也是這相互比較的心態,在所謂公平的架構下,以錢幣來衡量價值的經濟架構於是創建起來。

有人說,錢沒有人在嫌少,真是一針見血。自從錢被創造後,不幸的並沒有帶來真正的公平,錢本身也不可避免的被帶進競爭中。一句,我比你有錢,就足以挑起許多不愉快,甚至爭執。

對於錢沒有一些心思是不可能的。錢本身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生,錢只要夠用就好,如何定義這夠用,也是煞費心思。父親還在世時,幾次看著父親絞盡腦汁,想盡辦法,東湊西湊,滿足家裡所有人的需求。真的,沒錢,跟不夠錢,是相同意思。

人總有慾望,如何在花適當的錢達到慾望的滿足,是一輩子的功課。


Tuesday, June 3, 2025

助手席

開車的人都不喜歡有後座司機在後面指指點點,後座司機長久以來也一直獨自承擔罵名。其實助手席(駕駛旁邊的座位)的名聲也不太好。更危險的是,助手席是能碰觸到駕駛,進而影響車子的行進的。

助手席因為能看到路況,對駕駛的反應也比較直接。我之前的同事就是因為助手席插手,險些成為悲劇的受害者。一天他跟他父親一起出門,他父親坐在助手座。我的同事要閃躲車輛轉動方向盤,他的父親關心則亂,伸手在方向盤多拉了一把,車子於是失控滑下斜坡,還好車子順利停下。

當助手席也兼做導航時,那情況會更為複雜。導航時,助手席會更加關注路況,反應有時會更加強烈,當駕駛因為路況已經神經緊繃時,助手席的過度會造成反效果。一次在箱根時,因為是山路,道路狹窄,加上路途彎曲,太太已經開車開得心驚膽顫。加上我的示警,弄得兩人都精神緊繃的,那兩天的行程真不好過。

將心比心,下次老婆大人坐我開的車時,還是小心開比較好。免得老婆坐助手席緊張兮兮的。

Saturday, May 31, 2025

琵琶湖疏水道

琵琶湖疏水道,從岐阜縣的大津市,把琵琶湖的水引進京都市。當時的設計,是為了提供了京都地區的灌溉,發電,船運交通,以及日常用水。現在雖然船運,和灌溉的功能已經取消,消防,飲水,景觀用水,以及發電的功能卻仍然存在。至於供遊客欣賞的美景,就算是額外的獎勵吧。

在京都府這邊,東山跟左京區處於疏水道進入京都市的前段,受惠的地區也最多,加上勤種花草樹木,造就了許多景點。除去大小寺廟(京都的寺廟,實在太多了)以外,哲學之道,水路閣,以及蹴上斜道,都頗有人氣。



哲學之道,因京都大學哲學教授西田幾多郎在琵琶湖疏水道畔經常散步的一段步道而命名,單程大約需要半小時左右。雖然我們造訪時,已經是櫻花季節尾端,還是能夠想像櫻花盛開時的盛況。



水路閤,如同南法的加德水路橋一般,也是參考羅馬紅磚橋的格式興建,雖然跟鄰近的南禪寺有些不搭調(當時也的確有人為此提出異議),還是於明治時代完成。最重要的是,水路閤仍然在運作中,持續擔任疏水分線上的引水重任,在上面行走,也更能領會當初的設計理念。


蹴上,疏水道中一個有較大高度差的地點,蹴上斜道就是解決方案。採用與纜車相同的原理運送乘載船隻的台車,讓船隻不須裝卸貨物,即能藉由蹴上傾斜鐵道順利通過高低差的斜坡區段。除此以外,高度差也被利用興建了水力發電廠,以及淨水廠。斜道的兩邊,當然也都種了櫻花,可惜花季已過,連櫻吹雪都沒看見。

造訪鮮活的歷史,故事本身就能引人入勝,身歷其中,更令人印象深刻。這,也是旅遊的樂趣。岐阜縣的那一段疏水道,就是我們如果再造訪日本時,可以考慮加入行程的一個選擇。

琵琶湖,我們會造訪的。


Wednesday, May 28, 2025

有趣的廁所和它們的標示

人有三急,心急,性急,和內急。廁所,是應付內急而產生的。不同的地方,或直接,或隱晦,讓人們知道,內急時需要去的地方。


直接了當的顯示,雖然是流動廁所,還算不是太突兀。


要不是豆大的英文字眼,還沒注意到是間廁所。


日式餐廳的廁所,童趣的男女顯示,令人會心一笑。


在這麼漂亮的公共廁所裏解決人生大事,會是比較愉快的事。


蠻制式的顯示。看了許多有趣的設計,回來看制式的版本並不會太無聊。


這間餐廳的菜單走手繪風格,廁所的顯示也走同一種路線。


嚴肅和輕鬆的廁所字體混搭,也是挺有趣。


極簡風格的顯示,也是很有趣。跟餐廳清爽的內裝設計也很搭配。


半洋派的穿著,在現在的日本也還見得到。



這家餐廳是個百年老店,男女廁所用傳統服飾顯示,倒也貼切。


用衛生紙隱晦的表示廁所的位置也是挺有趣。

廁所,是人有內急時,最希望看到的地方。各種不同的顯示,也提供了不同的樂趣,讓這件人生大事,也不是那麼枯燥無味了。



Sunday, May 25, 2025

景點

出外旅遊,是視覺和味覺的饗宴。因此,景點是決定行程的要件之一。

因為地理和人文條件的不同,景點也有純天然(像各處的山脈河流),半天然(像台東的金城武樹,因為長榮的廣告而聲名大噪),和人工(像各式建築,或特色美食)。尤其是人工景點,大多是歷史的痕跡,讓景點添增了造訪的價值。

世界各地為了吸引觀光客,無不在景點的設置花盡心思。攀親帶故,50分說成100分的情況,也處處可見。名人的加持,故事的渲染,甚至電影的場景,都是吸引遊客的手段。在德國烏茲堡(是的,就是親王主教覺得老城區的宮殿太小,蓋了新宮殿卻又沒蓋完的烏茲堡,在之前一篇文章提過)老城區的導覽,導遊也因為明星奧蘭多布魯主演的電影三劍客,在老城區市政廳中庭取景(是的,電影中世紀的場景,是在烏茲堡取景的),而興奮不已。

歷史的刻劃有時很殘酷,戰爭也常常造成無法彌補的破壞。尤其是歷史建築,能夠保存下來的,其實也都是不容易了。建材,往往是決定歷史建築是否能夠修復的決定因素。有些老舊建築,被再使用的時候,也都有”不能破壞外表”的原則。遊客步行其中,猶如進入時光隧道,彷彿回到了景點輝煌的過去。如同德國黑森林區著名的木骨架屋,或者是萊茵河兩岸的城堡群,日本函館的紅磚屋,都能讓人玩味再三。



伴隨著景點的環境,不同的景點觀賞交通工具也應運而生。人力車,船,馬車,火車,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如同我之前一篇說的,日本嵐山,甚至設計了只供人力車通行的竹林道。或如出名的水鄉都市,阿姆斯特丹,威尼斯,往來的船隻,也成了景點的特色之一。



販賣景點紀念品,或是當地特色產品的商家,或是餐廳,也是景點的標配。在網紅當道的現在,有些時候,商家和餐廳,是因網紅的宣傳,網客們的追捧,或是走紅,或是失寵。話雖如此,一些有實力的商家,以及餐廳,依然能依靠自己的實力,頑強的生存,令人印象深刻。

景點的商業化,是在所難免。作為遊客的我們,可以依照經驗以及觀察,來決定是否要”別人做了,我也需要做”。日本倉敷美觀地區就是一個例子,在河岸邊走邊看,遠比下去搭個30分鐘繞一圈的船有意思,所以,這船,就大可不必搭乘了。




Wednesday, May 21, 2025

鳥巢 - 動物的生命力

看著此起彼落的鳥巢,有時是很有趣的事。

鳥類,尤其是體型小的鳥,壽命都不算長,一般幾年到十年就是一輩子。重複使用鳥巢,也不是奇怪的事。有趣的是鳥巢的地點。

像之前提過,松鼠選了楓樹築巢,葉子掉光後一家子颳風下雨的窘狀,不是沒在鳥巢發生。我也曾為了斑鳩選了一個樹頂的位置孵蛋,而感到不解,尤其在傾盆大雨時,鳥還是穩坐釣魚台般的繼續孵蛋,真是令人感到佩服。

這邊講的是我看起來比較有思考過才築的鳥巢。例如這個築在閉路攝影機上的鳥巢,就挺有創意。這個攝影機,是店家設置監控門口的,自然是走廊接近天花板的位置。不怕颳風下雨,外加如果有人或動物想對鳥巢有什麼心思,看到攝影機也會再思考一下。我覺得真的沒有比這個更有保障的鳥巢了。

這個築在耶誕裝飾上的鳥巢也不賴。有屋簷遮一些風雨,耶誕裝飾的保護色,提供了一些安全感。

這個勉強築在門框上的鳥巢,就挺考驗鳥的築巢功力了。感覺得出來,這個鳥巢用了比較多的泥巴細碎石頭來增加鳥巢的強度。如果照第一個巢的建法,大概鳥巢撐不了多久就會脫落,需要重築了。

這個築在內牆角的鳥巢更是厲害,底下完全沒有支撐點,用上了更多比例的泥巴碎石。商家雖然貼心的放了板子擋著,鳥卻有志氣的不去使用。

鳥巢,是鳥類用來傳宗接代的地方。先別說在孵蛋時期的艱難,母鳥和鳥蛋長時間暴露在外在的威脅下,小鳥出生後,到學會飛行之前,大概又會折損一些。儘管如此,鳥類們,還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複這個循環。其實,所有生物,面對生活的態度,都是一樣,就是迎面而上。

如同電影侏儸紀公園裡著名的台詞,”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一樣,在環境不斷變化的現在,生物,總有辦法找到生存的方式。


Monday, May 19, 2025

挨罵的時候

前幾天跟朋友提起挨罵的事,很有些感慨。

在外工作,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至少大部份時間是)。上面的主管責備屬下的時候,也多數是所有人雨露均沾。領導們脾氣上來,平時溫文儒雅的假象完全消失無蹤,臨時起意(或是醞釀已久的想法)的字眼就像止不住的洪水般潰堤而出。侮辱性跟殺傷力都有著十足威力。

領導罵人的字眼,自然是五花八門,不過以比較性質的語氣最多。雖然從小就聽慣了”看看隔壁鄰居小孩,學著點”,聽到”念到高學歷,也還是不會做”,”牽一隻猴子來,做得都比你們好”,”沒看過事情會做成這樣的”,或”沒看過比你們還差勁的”時,還是無法完全釋懷。

有時看來像是隨口而出的,殺傷力也不小。像”這種事怎麼不會”,有時一句”看不懂你寫什麼”,也能讓人傷心一陣子。當然”我實在不知道你最近做了什麼事”,也不太好聽的。

工作了這麼多年,大概能夠稱得上是皮粗肉糙。雖然不能刀槍不入,挨了罵很快就能夠放下。除非工作實在做不下去,日子還是要過的。這些罵人的話,也成為日後茶餘飯後的娛樂話題。



Thursday, May 15, 2025

岡山後樂園

岡山市裡有幾個著名景點,其中兩個緊靠在一起,岡山城堡,以及後樂園。在看過了姬路城之後,其他城堡都是小弟,這,也包括岡山城。岡山城和後樂園座落於旭川河的兩岸,以月見橋聯繫在一起。


岡山後樂園的名稱取自於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話雖如此,岡山後樂園剛開始的目的以及作用,仍然是供當時的城主休閒玩樂的私人庭園,當時的名字也不叫後樂園,而是御樂園,或稱後園。由於後樂園處於岡山旭川河的低窪區域,岡山城自然成了借景,成為當時的城主,以及現在的遊客欣賞的角度。這,也包括我們。

在日本,不只有一個後樂園,在岡山的這一個,是日本名列前三的大庭園。也許是園內區域的區隔,雖然庭園走起來需要花一點時間,看向庭院裡,總不如從園裡往外看的大氣。這也是借景有趣的地方。



園裏有種植作物的區域,自然也吸引了一些動物前來覓食。水豚鼠,是比較出人意表的存在。


維持私人庭園畢竟是不容易的事。當時的岡山藩池田家主因為維護花費過高,在1883年以1萬2千5百日元,將後樂園轉讓給岡山縣政府。後樂園也於1884年成為雅俗共賞的公共庭園,有了現在後樂園的稱呼,是平民遊客之福。我們,也是感激的。

有故事的景點,能增加旅行中的趣味,也能加深對景點的印象。

Wednesday, May 14, 2025

菊乃井的午餐

訂不到菊乃井京都,訂得到菊乃井東京也是不錯。餐廳位於赤坂的住宅區,低調的外表,不小心還是有可能錯過。


確認好過敏食物,給了我們英文菜單。老實說,還是日文菜單看得比較習慣,菜單裡多很多資訊。我們也觀察到餐廳裡一件有趣的事,餐廳裡的御朱印不少。話說回來,平安符是多多益善,沒人會嫌少的。




食物很快就送上來。雖然餐廳裡客人不少,每一道菜的時間控管做得還不錯。正巧遇上日本的男孩節,象徵力量和生命的武士頭盔裝飾,和寓意吉祥的食物(例如鯛粽壽司,菖蒲),紛紛上桌。





前菜跟八寸之後,是生魚片,煮物以及醋物。




之後是牛肉山椒鍋以及鯛魚飯。




最後是季節甜點收尾。


在不過量進食的情況下,色香味都能得到滿足,是個美好的午餐。有人說,菊乃井,是一間值得信賴的餐廳,說得很有道理。餐廳的第三代社長村田佳弘先生,也在一篇專訪說道,“餐廳的工作就是傾聽顧客的難言之隱,然後盡力調整菜餚“。菊乃井,是食客的福音。

村田佳弘先生,在日本料理酸甜苦辣的四種味道上加入第五味,鮮味,的倡導者,以及和食和京都料理成為文化遺產的主要推手。他的菊乃井餐廳,是一家令人安心的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