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7, 2025

新加坡的老巴剎

夜市,攤販市集,並不是台灣獨有。事實上,亞洲許多國家都有類似的設備。新加坡,也有。

在新加坡,攤販市集一般被稱呼為巴剎,是從波斯文化開始的稱呼。東南亞的巴剎有乾濕的分別,賣魚肉蔬菜的市集是濕巴剎,賣食品的市集是乾巴剎。

新加坡的老巴剎,有超過一百三十年的歷史。如果加上魚市場的前身,則已經有超過兩百年的歲月了。另一個相同時代誕生的市集,在1968年焚毀,老巴剎於是成為唯一能叫老巴剎的老市集。


八角形的預製鑄鐵設計很有特色。中間的鐘塔,也仍然在每半小時鳴鐘通知大家。接近左邊兩個入口附近的道路,則改成步行區,天氣好時,饕客能坐在戶外座位,享用新加坡著名的沙嗲燒烤。





老巴剎的食物選擇很多, 加上座位實在不容易找(雨下下停停的,實在不敢像其他人們,坐在戶外的座位),攤位們都是大火快炒烹調,一下子菜就堆了滿滿一桌。原來還有雄心壯志想點第二輪,看看一直沒停下來的人潮,還是放棄了。


新加坡的乾巴剎,當地也成為熟食中心,承載著新加坡的歷史,也是人們打發三餐,聚餐,聊天,說笑的地方。巴剎,是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時代的變遷,新加坡也面臨尋找攤位接手意願的問題。外送,也同時影響著巴剎的人氣。希望新加坡的個個巴剎市集,能像老巴剎一樣的歷久彌新,那就是饕客們的福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