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房子。能夠經過時間考驗,得以保存下來的老房子,就有讓後人欣賞,學習的價值。
房子大多是就地取材建成的。一開始,人們總是使用身邊或附近可以取得的材料構建房子。茅草,泥巴,木材,石頭,就像三隻小豬的故事一樣,隨著時代跟生存條件的改變,能夠承受考驗,而依然挺立的房子,就會成為當時的主流,成為其他人追逐模仿的對象。
有人說房子也需要人氣,有人在裡面認真生活才不會壞。說的真好。有時在一些老城鎮閒逛,看著老房子們,因為要吸引旅客前來拜訪,許多國家都有保存文物的規定,外牆需要維持原狀。老房子的內部結構大多老舊,在裡面生活並不方便,加上隨著人們因為種種原因,慢慢移到新城區居住。老城區還是逐漸失去了他們的光彩。
有人也說,房子的故事才是它的靈魂,或者說有故事的房子就有靈魂。旅客聽著導遊說著房子的故事,看著房子也似乎活了起來。不管是曾經住在裡頭的名人,甚至是為了一些原因而構建的設計(在歐洲有防止馬車碰撞的石頭屋角,在日本有不讓動物排泄物損壞房子的犬矢來),也能讓人會心一笑。
老屋新建一直是個熱門話題。如果能夠沿用老房子的價值(原材料或著大結構),加上符合現在居住的需求(更新管線),老屋就能翻身,延續它的生命,老屋的故事也能繼續寫下去。我們的房子,從原來的屋主算起,也有近70年了。外面的植物,裡頭的一些建材,隔間,算算也比我們年紀還大。經由老屋新建,這間房子也能夠隨著我們一起慢慢變老,真好。
有故事的生活就有光彩,老房子也是一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