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8, 2025

世界末日

看了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日本大地震的新聞,很有些感慨。

怕死,是大多數人的天性。由於對死亡的恐懼,任何可能造成死亡,尤其是大量死亡的說法,總會引起許多共鳴。世界末日,也是其中一種。宗教信仰,例如末日教派,對末日救贖的推波助瀾,更增添了世界末日的魔力,任何世界末日的說法,都會有人群追逐。

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重要年份,根據馬雅曆法,2012年12月21日,世界即將終結,於是被末日論者推崇,能躲過浩劫的世界末日村,只有200居民的農牧小鎮加比哈什,多了20000個外地人。許多人是提早進入加比哈什的,讓加比哈什熱鬧了好一陣子。

今年7月5日的末日預言,就更有趣了。不知為何,漫畫成了預言。造成3分之1國土沉沒的大地震,儘管日本政府強調預言沒有科學依據,漫畫的作者,也強調漫畫源自夢境,7月5日仍然吸引了30萬人屏息等待,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7月初日本雖然有些大一些的地震,7月5日卻以2級地震坐收。

對死亡的敬畏無可厚非,與其追求躲避末日浩劫,倒不如看看自己是否還有未完成的事情,盡可能完成了。畢竟帶著遺憾離開,總是個掃興的事。

在我看來,人生的最後,如果還能戮力向前,努力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將會是件振奮人心的事。




Tuesday, July 1, 2025

舊金山的糕點店 - one65

One65,是舊金山的一個法式糕點店。

儘管背後老闆是Alexander's steakhouse,卻有著不同的風格。也許是主廚Claude Le Tohic的法國人出身,以及和法國廚神侯布雄多年合作的原因。這也讓偏好法式甜點的我們,在舊金山想吃甜點時,有個合適的選擇。






身為少數有提供法式布丁的糕點店,one65對我們有著額外的吸引力,我們這次造訪,也不例外的點了法式布丁,加上慕斯蛋糕,兩杯茶,就可以享受下午休閒時光了。




經歷了肺炎疫情,經濟的不穩定,one65依然站穩腳步,有著包括我們的忠實顧客。也衷心希望的one65能繼續頑強的存在著,我們在舊金山也能有可以信任的糕點店能吃。


Friday, June 27, 2025

美國的小費文化

聽說加拿大也是如此,因為我住在美國,我就針對美國的觀察來說說吧。

小費,有些地方成為服務費(不過金額不見得會分配到員工身上),是顧客對服務品質的的回饋。各地有不同的消費文化,有完全不收的(例如日本),有收散錢銅板的(例如歐洲),有固定比例的(例如一些歐洲地區,以及台灣),有完全自由心證,但是有潛規則的(例如美國,加拿大(聽說))。

在美國,因為餐廳要控制花費,於是把許多應該由餐廳提供的部分,例如員工的醫療保險,餐廳的暖氣(這個真的很扯,不過我們真的遇上過),員工的薪水(拿小費來貼補員工生活所需,原來我還會同情餐廳員工的低底薪,後來發現餐廳運用政治力來維持低底薪後,就覺得這就太過分了),毫不留情的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更有甚者。其他地方的小費,要不是給些零錢,要不限制在小數目(10%),美國的小費的潛規則可不是這樣。從原來的10-15%,表現好的20%,好不留情的提升到至少20%,有些還有25-30%的。從原來的自由心證,到現在沒給夠會被白眼的(在這裡還有現場收盤子時,毫不避諱的抱怨小費給少了的)。

我不是個小氣的人,可是我也不願意被潛規則綁住。小費本來就是顯現顧客的滿意程度,不是一個必須要付出的的固定金額。如果變成一個形式,那只會讓人遠離餐廳。這並不是所有人,包括餐廳,裡頭的員工,和消費者,所期待的發展方向。

可惜,美國的小費文化,似乎要到竭澤而漁,餐廳都沒有人要上門時,才會有所改變。衷心希望,一些認真負責的餐廳,別被小費文化給連累了。

Tuesday, June 24, 2025

同理心

心經有云,受想行識。

也許是在外工作的原因,對於都是在外打拼的打工仔,其實是很能起共鳴的。

提起年底員工評比時,老婆會半開玩笑的說我就會做爛好人,我不同意。出來打工,總希望能得到肯定,一個好的評比,甚至因而能夠升職加薪,總是會令人高興的。主管的職責,是讓自己的下屬與時俱進。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成功更好。

老實說,成為團隊裡的明星或者英雄,除了能力和其他同事的差距以外,有時也是形勢所然,不得不為的。結果就是所有人在旁邊看戲,自己累得半死,不划算的。明星或者英雄的誕生,需要做出相對應的犧牲,或是人際關係,或是個人或家庭時間,端看個人的選擇。總之,明星或者是英雄,值得讚揚,但是不值得鼓勵。

我不是鼓勵平頭主義。相反的,在合理的範圍內,我鼓勵打工仔們拿出符合他們薪資所得的努力去工作,做出他們領了薪水應該完成的成果。隨著薪資的成長,責任以及義務也與日俱增。

擔任考核官時,我也跟來應試的學員們說過,考核官的職責,是協助學員成功過關,不是要讓學員失敗。自己也是經歷了相同的過程成長的,將心比心,我對考核官的角色,有著我自己的看法。

如同我父親在世時說的,”大家賺的都是辛苦錢”。對於打工仔們,只要是正經的為生活打拼,不論職業,不論身份高低,都應得到他們應得到的尊重。


Friday, June 6, 2025

錢不是萬能的,那沒有錢的時候呢

有人說,有錢並非萬能,沒錢萬萬不能。

人的適應能力很強,幾次能在物競天擇的競爭下獲勝。也是競爭的天性,人群裡也能看見爭先恐後。也是這相互比較的心態,在所謂公平的架構下,以錢幣來衡量價值的經濟架構於是創建起來。

有人說,錢沒有人在嫌少,真是一針見血。自從錢被創造後,不幸的並沒有帶來真正的公平,錢本身也不可避免的被帶進競爭中。一句,我比你有錢,就足以挑起許多不愉快,甚至爭執。

對於錢沒有一些心思是不可能的。錢本身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生,錢只要夠用就好,如何定義這夠用,也是煞費心思。父親還在世時,幾次看著父親絞盡腦汁,想盡辦法,東湊西湊,滿足家裡所有人的需求。真的,沒錢,跟不夠錢,是相同意思。

人總有慾望,如何在花適當的錢達到慾望的滿足,是一輩子的功課。


Tuesday, June 3, 2025

助手席

開車的人都不喜歡有後座司機在後面指指點點,後座司機長久以來也一直獨自承擔罵名。其實助手席(駕駛旁邊的座位)的名聲也不太好。更危險的是,助手席是能碰觸到駕駛,進而影響車子的行進的。

助手席因為能看到路況,對駕駛的反應也比較直接。我之前的同事就是因為助手席插手,險些成為悲劇的受害者。一天他跟他父親一起出門,他父親坐在助手座。我的同事要閃躲車輛轉動方向盤,他的父親關心則亂,伸手在方向盤多拉了一把,車子於是失控滑下斜坡,還好車子順利停下。

當助手席也兼做導航時,那情況會更為複雜。導航時,助手席會更加關注路況,反應有時會更加強烈,當駕駛因為路況已經神經緊繃時,助手席的過度會造成反效果。一次在箱根時,因為是山路,道路狹窄,加上路途彎曲,太太已經開車開得心驚膽顫。加上我的示警,弄得兩人都精神緊繃的,那兩天的行程真不好過。

將心比心,下次老婆大人坐我開的車時,還是小心開比較好。免得老婆坐助手席緊張兮兮的。

Saturday, May 31, 2025

琵琶湖疏水道

琵琶湖疏水道,從岐阜縣的大津市,把琵琶湖的水引進京都市。當時的設計,是為了提供了京都地區的灌溉,發電,船運交通,以及日常用水。現在雖然船運,和灌溉的功能已經取消,消防,飲水,景觀用水,以及發電的功能卻仍然存在。至於供遊客欣賞的美景,就算是額外的獎勵吧。

在京都府這邊,東山跟左京區處於疏水道進入京都市的前段,受惠的地區也最多,加上勤種花草樹木,造就了許多景點。除去大小寺廟(京都的寺廟,實在太多了)以外,哲學之道,水路閣,以及蹴上斜道,都頗有人氣。



哲學之道,因京都大學哲學教授西田幾多郎在琵琶湖疏水道畔經常散步的一段步道而命名,單程大約需要半小時左右。雖然我們造訪時,已經是櫻花季節尾端,還是能夠想像櫻花盛開時的盛況。



水路閤,如同南法的加德水路橋一般,也是參考羅馬紅磚橋的格式興建,雖然跟鄰近的南禪寺有些不搭調(當時也的確有人為此提出異議),還是於明治時代完成。最重要的是,水路閤仍然在運作中,持續擔任疏水分線上的引水重任,在上面行走,也更能領會當初的設計理念。


蹴上,疏水道中一個有較大高度差的地點,蹴上斜道就是解決方案。採用與纜車相同的原理運送乘載船隻的台車,讓船隻不須裝卸貨物,即能藉由蹴上傾斜鐵道順利通過高低差的斜坡區段。除此以外,高度差也被利用興建了水力發電廠,以及淨水廠。斜道的兩邊,當然也都種了櫻花,可惜花季已過,連櫻吹雪都沒看見。

造訪鮮活的歷史,故事本身就能引人入勝,身歷其中,更令人印象深刻。這,也是旅遊的樂趣。岐阜縣的那一段疏水道,就是我們如果再造訪日本時,可以考慮加入行程的一個選擇。

琵琶湖,我們會造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