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30, 2025

越來越失去特色的拉斯維加斯

為了看五月天的演唱會,我們再次造訪拉斯維加斯。

從60年代的Caesar Palace的羅馬造型開始,接著後來的Mirage的火山造型,Treasure Island的海盜造型,Bellagio的Lake Como造型和音樂噴泉,Luxor的埃及造型,Paris的巴黎市造型,New York的紐約市造型,Venetian的威尼斯市造型等等,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旅館,無不卯足腦汁,要在旅客的腦海裡,佔有一席之地。

曾何即時,公寓式高樓開始進入拉斯維加斯,賭場旅館也失去了特色,新的賭場旅館,看來千篇一律。它們在旅客心目中,除了裡頭的賭場外,跟一般旅館沒有任何差別。旅客也一間一間的換,嚐鮮住過即忘,十分可惜。

拉斯維加斯之所以可貴,是在於賭場旅館的話題性,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造型,以及內裝,和引人注目的表演。如果這些都沒有了,拉斯維加斯就真正成為一個只為賭徒開放的地方,將會失去一般想一睹賭場旅館魅力風采的旅客。這,也包括我。

近來,我們越來越少能找到來拉斯維加斯的藉口,希望完全沒沒有理由造訪拉斯維加斯的日子,越晚越好。畢竟,拉斯維加斯作為我們結婚的地點,我們對它,還是很有感情的。

Monday, March 24, 2025

心靈雞湯

人生不會一直平坦,總有高潮和低落的時候。

人在低潮時,最怕的是一頭栽進死胡同裡出不來。一句”日子就是不順”,或”我大概就是翻不了身了”,是很可怕的念頭。有時真是時機不好,機會未到,端看每個人對待這些情況的處理方式。

有時,旁人的一碗心靈雞湯,會是個及時的良藥。就像看著人在水裡載浮載沉,旁人伸出手拉了一把。聽了心靈雞湯,有了繼續努力下去的念頭,人也就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之前一位朋友,因為一些原因傷了腳踝,心裡有了疙瘩,覺得自己從此就是無法出遠門了。偏偏他也到了半退休年紀,悶在家裡度過空閒時間可不太好。正巧有個機會和他聊起,我也當啦啦隊鼓勵他了一陣子。他的腳踝慢慢復原,人也精神許多,兩次遠門也都玩得很盡興,人也找到半退休的生活方式了。

這位朋友的太太,本也因為先生的困擾,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因為先生順利度過難關,加上自己的身體狀態也慢慢恢復,兩人的半退休日過得很好。

人真的不能獨居,這心靈雞湯,是需要旁邊的人給的。心靈雞湯,提供了一些不同的想法,也許能讓人跳脫原來的糾結,找到解決之道。

人的群居生活,是人們能夠持續成長的動力。也許不知道哪一天,自己也可能需要一碗心靈雞湯喝的。

Monday, March 17, 2025

新年的氣氛 -舞獅

在節慶氣氛日漸淡薄的現在,很高興還能看到舞獅表演。



這是新加坡新年熱鬧氣氛的來源。獅隊四處穿梭,如果店家同意讓獅子進來,一陣鑼鼓喧天後,獅隊就賣力演出。

新加坡的獅子屬於南獅,或稱為醒獅。獅頭相對比較生動,眼簾,嘴巴,以及耳朵,都是可動的。舞獅時,也重視表情,搔癢,舔毛等等,生動活潑。

舞獅的表演也有一些講究。商家讓獅子進門,為求生意興隆,採青是必須的流程。獅子把生菜採下,再咬碎吐出(自然是舞獅表演者把生菜弄碎了,再經由獅口吐出),採生菜和生財的諧音,象徵商家生意興隆。

獅子採青之後,獅子就進入店家,搭配南獅的一些表演方式,例如出洞,巡山會獅,入洞,以及各種表演花樣,例如迎寶,施禮,酣睡,驚躍,上樓台等等,當然上肩(獅頭者站在獅尾者肩上),上大腿(獅頭者站在獅尾者大腿上),夾腰(獅頭者雙腳夾在獅尾者腰間)的特技動作也不可少。

收尾的紅包也有些講究,獅子也會配合動作,把紅包採進口裡,最後由獅隊全體人員的吉祥話,結束舞獅表演。

我其實很珍惜每一次能欣賞舞獅的機會。因為不知道這是否會因為新年氣氛日漸淡薄,成為歷史的回憶。好的東西,是值得一看再看的。


Monday, March 3, 2025

低調

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奶奶還在世時,有位看護以及一位打掃阿姨陪伴。打掃阿姨很快的搶到最接近c位的那個位子,奶奶需要出門時,她就陪著奶奶出門。

我在另一篇文章也說過,這位打掃阿姨,出門總是打扮的花枝招展,穿著相對樸素的奶奶,很容易被視為是老大身邊的跟班。於是當打掃阿姨,因為身上明星花露水味道過重,連同奶奶一起被計程車司機趕下車時,司機先生對打掃阿姨的稱呼是老闆娘,殊不知旁邊看起來像跟班的,才是真正的大老。

在舊金山灣區,也有類似的事,這次我們也有參與其中。灣區的人一般不像東岸的人注重穿著,一次我們穿著輕便的去看車,車行的人員大多覺得我們的樣子,不太像會買車的人,只有一位銷售員過來打招呼。結果,我們就決定讓他辦理我們買車的案子了。更有甚者,在灣區,穿的休閒輕便的,其實都身價不凡,我們這種薪水階級,根本比不上他們手上的股票。先敬羅衣後敬人的觀念,其實需要搭配一些識人的眼力。

我總覺得,人的價值,在於人能創造的能力。衣裝首飾,也許在合適的場合,穿戴在身上,不至於失禮。除此以外,人真的不需要用衣裝首飾,來證明本身的身分地位。

可惜這些都需要時間以及歷練來培養。這也能分別出人與人的不同之處,這也所以一些人只能是跟班,一些人卻能令人敬服的原因吧。